今天是2025年5月24日 星期六
搜索
当前位置 >馆员风采 > 馆员传略
馆员传略
刘声木传
   


(1878—1959)
  先伯祖父刘体信,字述之后改名声木,字十枝。安徽庐江人。清四川总督刘秉璋第三子。光绪末年分省补用知府,每遇实授坚辞不就,入民国后,一意著述。上世纪五十年代任上海文史馆馆员。
先伯祖父的藏书楼叫“苌楚斋”,藏书以清人著作为主,先后得7690余种共10.3万余卷,编为“苌楚斋书目”22卷。具有自己的特色其一是有大量的地方志,其二是收藏有关楚辞研究的书,可能为全国之冠。
  先伯祖父自幼力学,至老不倦,17岁开始购书,几十年后,凭靠丰富的藏书,他的著述就能做到,论事“皆有依据,少则一书,多则数十种”,所著甚多。有《桐城文学渊源考》十三卷,编入的人物竟达640多人,引书千余种,可见其用功之深,亦可见其藏书之丰。其它著述有《桐城文学选述考》四卷,《续补   刻书目》三十卷《再续补》十六卷《三续补》十五卷《续补寰宇访碑录》二十五卷《寰宇访碑录》、《补录》、《再续录》三书《校勘访》十四卷连同此书汇为《直介堂丛书》。
  先伯祖父其它著述如《苌楚斋随笔》亦是长达数十卷的巨著,近年来中华书局已出铅字排印本,作为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中的一种,1998年3月第一版,2007年8月第二次印刷,总印数为9000册。综观《随笔》可知先伯祖,通晓目录,版本之学,本书所述以此为多。对学述源流,著述体例所论亦多。论诗文亦有见地如论诗文,主张“全以意胜,不在词藻”。先伯祖父生当晚清多事之秋,出身总督之家,故于时事及宦途内幕颇有所闻。如记甲午中日战争,《三笔》卷四,《周馥论中日条岳》(周馥官至两江总督为先伯祖父的岳丈)卷十,《大院君捉放原委》《四笔》卷七,《论光绪甲午开衅录起》及《五笔》卷十,《论中日战事记载各书》凡四条,得之于李鸿章、周馥、吴长庆所部官兵及与之女昌幕僚,皆当事之人,所言颇足资信。至于所记光绪年间招降黄金满详情,四川教案内幕,以及西南边务,皆足以补正史之所缺。此书是一本有价值的文史参考书。
  先伯祖父原配妻子是谁军名将吴长庆的女儿,继室为两江总督周馥的女儿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刘耋龄撰写
 



《世纪》 杂志投稿信箱:

地址:上海市思南路41号   邮编:200020   电话:

版权所有:上海市文史研究馆   访问人数: